
招聘会介绍
企业报名招聘会流程 >>尊敬的各用人单位领导:
衷心感谢贵单位一直以来对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山东省第一批全日制国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首批技能型特色名校。学院坚持“质量立院、特色兴院、人才强院、文化铸院、精品建院”发展战略,确立了“立足济宁、服务鲁西,围绕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等主导产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形成了“产教互融、校企共同、学岗直通、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2015年2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山东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文化创新奖”(2次)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院党委被中共山东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被省教育厅确立为山东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示范院校、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9年被确定为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单位、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同年学院国旗护卫队荣获全国最具影响力社团、全国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
多年来,学院认真贯彻全国、全省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创新“四力引擎、四共联动”体制机制,实施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科学化、人本化“六化管理”,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系统实施“学岗六直通”,试点“现代学徒制”,系统构建“文化三融”育人内容体系,创新“三进三课堂”实践路径与载体;形成了“产教互融、校企共同、学岗直通、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建成了“工为主体、文商两翼、品牌引领”的优势专业群,优化了校地、校企、校际、国际合作的新格局,培育了“校企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主三融”文化育人三个示范,建成了“学生光彩、企业首选、家长满意、社会信任”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管理质量与水平,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多元协同文化育人与文明创建等方面,实现了创新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系开设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共7个专业,其中软件技术专业与济宁学院合作开展“3+2”专本贯通培养。现有在校生3000余人。
电子信息工程系现有专职教师5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6人,硕士以上学位35人,拥有一批省市级教学名师、能手、师德标兵,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团体为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建有软件技术、云计算技术、综合布线、物联网机房等31个实训室和一个物联网研究所,校外实训基地26个。电子信息工程系坚持“产教融合、学岗直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中兴通讯、联想集团、华为(山东)公司、电科院南京第五十五所等知名企业合作培养,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获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岗位直通。近三年毕业生签约率99.7%,用人单位满意率98.8%。
为统筹做好常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条件下的就业服务工作,多渠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供需平台,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网上求职精准对接,我院现决定举办“济宁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线上双选会”,诚挚邀请贵单位参与。现将有关事宜函告如下:
一、时间安排
企业报名:2021年6月14日-6月29日
学院审核:2021年6月29日前(实时审核)
学生参与:2021年6月15日-6月30日
二、参与指南
1.报名。已在“小贤才校园招聘平台”注册的用人单位可直接登录进行报名,报名时务必详细填写职位信息;未注册的用人单位请先申请注册,注册申请通过后即可报名。
2.参会。通过参会审核的用人单位可通过用人单位账户后台查看学生投递的简历、开展线上面试,并进行相关处理。
三、温馨提示
1.本次网络招聘会不收取任何费用,凡是收取任何报名费、服务费等费用的组织和个人均与学校无关,且学校将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侵权责任。
2.为提升网络招聘会效果,学校将根据招聘岗位与毕业生专业匹配度进行筛选和审核,如未通过报名审核,敬请理解。
3.用人单位可采用线上方式进行沟通、笔试、面试等,除利用网络招聘平台进行外,也可利用微信、QQ、钉钉等工具进行。达成意向后,双方可通过“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非师范类毕业生http://www.sdgxbys.cn/)进行网上签约。
4.为维护毕业生的就业安全和合法权益,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严禁发布含有任何形式就业歧视的招聘信息,严禁以招聘的名义为培训机构招生。
四、服务咨询
1.注册及系统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请及时与技术中心反馈。技术支持电话:400-619-3917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联系方式:0537-2220691。
2.用人单位报名及参会操作流程见附件。
用人单位操作手册.pdf